(2025 年 3 月 19 日 南通)在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南通职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如皋港现代物流园校企合作再结硕果。今日,经由南通市发改委外资(经贸)处负责人牵头联系,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范玮带队下,校就创业教研室主任毛雅琴 、管理教研室主任王中林及经管学院高层次人才和骨干教师组成的团队,赴省级物流示范园区 —— 如皋港现代物流园开展深度合作洽谈。如皋港报税物流中心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沈世炜,长江镇长江镇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郭再云全程陪同,南通职业大学特聘教授、南通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乔桂银教授全程参与指导。
作为长江下游重要的枢纽港区,如皋港现代物流园 2024 年货物吞吐量突破 1.2 亿吨,集聚物流企业 200 余家,形成以港口物流、石化仓储、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校企合作调研团队在沈主任和郭主任的带领下,先后实地走访了园区央企、国企、民企的三家标杆企业:如皋港务集团、如皋港口集团、南通阳鸿石化。
座谈会上,中林如皋港务集团副总经理顾伯宽热情地介绍了中林港口集团现有业务情况,人才引进政策等,表示愿意和南通职业大学从校企共育、岗位实习、教师下厂实习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如皋港口集团总经理张海龙亲自为调研团队演示了集团现有四大港口板块情况,提出了对数字化创新能力人才的渴求,亦表示愿意和南通职业大学进行深入合作;在阳鸿石化储运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王健非常热情地招待了调研团队,在介绍集团基本情况的同时,从安全和环保两个角度,与调研团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对“校企深度合作”表示赞同和支持。
深度对话:构建产教融合 "新生态"
在随后的校企合作座谈会上,范院长提出 "三位一体" 合作框架:第一维度是人才培养链,学院愿意向各企业定向培养输送智慧物流、国际货运代理、会计、电商等各类紧缺人才;第二维度是师资建设链,建立教师“下厂实习点”,每年选派专业教师参与企业技改项目;第三维度是技术创新链,共建 "校企联合创新点",聚焦智慧港口优化技术攻关。
通过实地走访、深度洽谈,收集企业一手资料,经管学院将生产一线的工作经验融入日常学生就业教育,把真实案例、实操技巧搬进课堂,这将为教育教学升级赋能。从岗位开拓到就业指导,经管学院构建了一套全链条的就业服务体系。通过职业规划讲座、简历工作坊、面试训练营等多种形式,同时,根据企业的反馈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
如皋港口集团总经理张海龙现场回应:"我们正推进 ' 智慧港口 2.0' 建设,急需既懂物流管理又掌握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智库赋能:破解产业升级的“新课题”
乔桂银教授在活动现场搭建起了一个“政产学研”对话平台。针对企业界所反映的“数字化转型人才短缺”、“数字化转型进程缓慢”以及“低碳发展面临的挑战艰巨”等关键问题,乔教授提出了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的策略,并针对这些痛点,深入探讨了产业升级的新路径。乔教授还明确表示,他愿意为企业发声,努力为企业争取到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以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图文:柳艳娇 毛雅琴 审核:吴明圣 范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