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动态 >> 详细内容
学院动态 >> 正文
数字赋能巾帼 校企聚力振兴
日期:2025-09-04 16:10:02  发布人:jjgl  浏览量:21

为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充分激活数字技术对乡村产业发展的赋能效能,在南通市妇联指导下,经济管理学院依托数字技术应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连续两年组建专业化培训团队承接学校继续教育学院组织的“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相关培训。

暑期,冒着炎炎烈日,学院的老师们与合作企业今日引擎的校外导师共赴海安李堡镇、如东新店镇、海门包场镇及海门厂南村等多地,系统开展  培训。培训聚焦基层妇联干部与乡村创业女性核心发展需求,通过定制化课程供给、沉浸式教学实践与长效化服务保障,为 200 余名参训者精准注入数字运营新动能,以校地协同之力为乡村振兴 “巾帼行动” 构筑起科技赋能新支点。

 

精准锚定需求:“一镇一策” 定制课程,深度匹配产业肌理

培训筹备阶段,团队深入三镇一村开展实地调研,全面梳理各地产业禀赋与发展痛点:海安李堡镇作为机械制造产业集聚地,亟需突破传统宣传壁垒,拓宽市场推广渠道;如东新店镇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却受限于电商运营能力不足,难以实现价值转化;包场镇坐拥古镇文旅资源,亟待通过数字手段放大品牌影响力;厂南村深耕家纺产业,亟需提升线上营销水平以突破销售瓶颈。

 

基于差异化需求,团队创新推行 “一镇一策” 定制化培训方案:针对李堡镇,重点开展机械产品短视频宣传文案创作、企业抖音账号矩阵搭建等课程,助力企业依托数字平台彰显技术优势;面向新店镇,围绕农产品电商全链路运营,系统讲解产品视觉拍摄、电商平台上架规范及直播带货话术设计,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聚焦包场镇,以乡村文旅 IP 打造为核心,指导学员完成古镇风光短片拍摄、旅游攻略类内容创作,激活文旅经济活力;针对厂南村,结合家纺产品特性,专项传授直播选品策略、场景搭建技巧与客户互动方法,助力家纺企业打通线上营销闭环。

创新教学模式:“理论 + 实操 + 案例”,沉浸式赋能提升实效

本次培训打破传统单向授课桎梏,构建 “理论授课 + 实操训练 + 案例分享” 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特邀学校数字媒体专业骨干教师与电商行业资深专家联袂授课,确保课程兼具专业深度与实践价值。

 

理论教学环节,专家团队以乡村数字运营典型场景为切入点,系统拆解抖音账号定位逻辑、短视频剪辑核心技法、直播流量运营策略等关键内容,结合乡村创业实例深入浅出解析,帮助学员构建数字运营知识框架;实操训练阶段,开展手把手指导 现场完成短视频拍摄、剪辑与发布全流程操作,逐步掌握镜头表达、产品卖点讲解与直播节奏把控技巧。

 

深化互动交流:巾帼经验共分享,校地对话解难题

培训特别设置 “巾帼创业交流专场”,邀请南通本地女性创业典范分享实战经验:深耕农产品电商领域的创业者袁经理,讲述了从 “数字门外汉” 到 “直播能手” 的转型历程,鲜活的案例与真挚的分享,不仅点燃了参训学员的创业热情,更让大家深刻认知数字技术对乡村女性创业的赋能价值。

 

构建长效机制:结对帮扶强跟踪,持续赋能乡村发展

为避免培训 “一阵风”,确保数字技能切实转化为乡村发展实效,学院与合作企业与地方妇联联联合构建 “长效跟踪服务机制”:一是搭建线上服务平台,组建由专业教师与优秀学生构成的技术支持团队,通过专属微信群、线上课堂等渠道,为参训学员提供 24 小时技术咨询与后续指导;二是推行 “校镇结对帮扶” 模式,学院与三镇一村分别签订帮扶协议,针对学员在实际运营中遭遇的问题开展 “一对一” 精准辅导;三是动态规划后续培训,将根据各乡镇产业发展新需求,围绕 “农产品电商进阶运营”“乡村文旅短视频 IP 深度打造”开展更具针对性的专项培训。

 

 

未来经济管理学院将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不断优化校地协同服务模式,提升社会服务职能,以数字技术为纽带,以巾帼力量为抓手,聚焦乡村振兴核心需求,打造更多精准化、专业化的数字技能培训项目,推动数字赋能的种子在乡村沃土深耕生长,为乡村产业振兴与人才培育贡献高校智慧与力量。

图文:范玮 孙一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