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职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功举办“一封家书,万千牵挂”校园公益主题活动。此次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的圆满落幕,不仅标志着一次校园活动的顺利收官,更是一场“青春向善、温暖传递”的生动实践,在学生成长、校园文化塑造以及社会关怀等多个层面,均产生了深刻而积极的意义。

学生成长:从旁观到践行,实现精神蜕变
对于参与活动的学生而言,本次活动突破了传统“第二课堂学时”的浅层激励模式,成为他们认知社会、践行责任的鲜活教材。活动期间,学生们积极上传校园风景照、日常生活照,并附上对留守儿童的暖心寄语。这一过程使他们从“公益旁观者”转变为“温暖传递者”。在换位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们深刻理解了“留守”背后所蕴含的情感需求,让“社会责任”这一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通过参与活动,学生们实现了个人精神成长与价值认知的双重提升,更加懂得关爱他人、担当责任。
校园文化:以家书为纽带,重塑公益温度
本次活动以“家书”为情感纽带,重塑了校园公益的“温度内核”。与以往单纯的物资收集活动不同,此次活动通过作品分享搭建起了学生与留守儿童之间的间接对话桥梁。在QQ群内,学生们自发开展讨论,如“如何让寄语更暖”“选哪张照片更显活力”等话题热度不断。这些讨论让“关爱”“共情”等理念融入校园日常生活,将公益精神深深植入校园文化的基因之中,为打造“有担当、有温度”的校园氛围注入了强大动力。
社会关怀:高校担当尽显,传递公益力量
本次活动是高校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生动体现。活动中,爱心书籍与学习物资精准送达留守儿童手中,有效缓解了部分地区儿童课外资源匮乏的问题。活动引发了校内师生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广泛关注,带动了更多人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中来。同时,这一公益行动也向社会传递了学校“以行践善、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为推动教育公平与社会温暖贡献了高校力量。
![]()
我们始终坚信,公益的意义不在于“做了多大的事”,而在于“是否持续传递了温暖”。未来,南通职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将继续以“一封家书”活动为起点,秉持持续的行动和创新思维,让公益精神在校园中扎根、在社会中生长。学院将用实际行动为更多留守儿童点亮希望之光,为构建更加温暖的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关工委、团总支、学生会 图:何涛 文:顾心宸 审核:易玉婷)